Nike與愛迪達都有興趣!台灣紡織業新技術,把舊衣變回紡織原料

2018-11-01
proimages/news/01.jpg
台灣有望成為全球4千萬噸廢衣的救星?遠東新研發出紡織新技術,花三年推展到可以大規模商業應用,Nike與愛迪達都感興趣。 
全球每年有高達4,000萬噸的廢衣服,過去,這些衣服大部份都進了垃圾掩埋場或者焚化爐,只有16%被回收或循環使用。現在,台灣紡織業研發出新科技,可以把舊衣變回紡織原料,重新再製成新衣。這樣的技術,運動品牌大廠Nike與愛迪達都有興趣。
十五年來,快時尚崛起,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全球的衣服產量倍增,衣服使用壽命卻大幅縮短,原本一件衣服平均可以穿兩百次,現在穿不到一百五十次就被淘汰了,廢棄衣物大量增加成了頭痛的問題。
舊衣回收桶很多,卻幾乎只能廢棄
遠東新研究發展中心經理許嘉夫說,以往廢衣服有三個出路,如果衣服堪用,以前會被送到中國或非洲國家再利用;第二個去處則是把衣服切成碎狀,做成地毯或汽車座椅的填充物;最後都無處可去,就會走向最終命運送進掩埋場或焚化爐。(延伸閱讀:你捐的舊衣在非洲貧童身上?真相是:倒貼送印度做地毯
第一個去處愈來愈窄,中國開了第一槍,禁止廢棄衣服的進口,東南亞如印尼、非洲國家也正提案禁止二手衣進口。許嘉夫說,台灣現在有很多的舊衣回收桶,但回收後的出處有限,如果各國都禁止舊衣進口,台灣的舊衣回收系統也可能瓦解,想辦法幫舊衣找到新出路成了當務之急。
衣服竟能「還原」成原料,是什麼魔法?
舊衣服分解成新原料,再製成新衣,聽起來像是變魔術,許嘉夫解釋,做法是把衣服先打成碎片,再把碎片放到壓力爐裡,透過適當溫度與壓力,讓原先鏈在一起聚酯纖維「斷鏈」,回復成原料PTA,就可以重新成為紡織原料,再次聚合成聚酯纖維,做成全新的衣服,這是化學降解回收方法。
proimages/news/02.jpg
玻璃罐之白色粉末狀物,是舊衣降解後而製成的紡織原料。(鄧凱元攝)
目前可以回收的材質,僅限於聚酯纖維,其他如衣服中的染料、助劑、綿料等,則會分離出來。
有別於回收寶特瓶製衣,許嘉夫說,寶特瓶回收製衣用的是物理回收法,與化學法的差別是,物理法是把寶特瓶加熱熔融,再製成聚酯粒,但物理法有回收極限,頂多再製十到十五次,就無法繼續回收再利用。
「化學降解法,可以把衣服回復成全新的原料,可以無限次再製成新衣。」
在紡織綜合研究所推動循環經濟,紡綜所檢測分析組副組長李若華說,尋找新的回收原料,是當前國際品牌最有興趣的議題。不只台灣,李若華說,日本的纖維大廠帝人、快時尚品牌H&M、美國的Unifi,也都試圖研發這樣的技術。
遠東新花了三年的時間亦步亦趨,才把這項技術,從實驗室的小量實驗階段,推展到可以大規模商業應用。許嘉夫說,最困難是在化學降解的過程中,找到適當的壓力與溫度參數,「我們先從實驗室幾克開始做起,逐漸做到一、兩公斤,等到更有經驗後,現在一次可以做到幾十噸的量。」
舊衣製成新衣要上市,還有兩個挑戰得克服
不過,要在市面上看到舊衣服再製的新衣,還要一段時間。許嘉夫說,一塊布料從開發到送到品牌商手上,平均花要六個月,如果要改原料的成分,時間會花得更長。
proimages/news/03.jpg
遠東新把舊衣服打碎後加溫、加壓,讓舊衣服的聚酯纖維,還原成乾淨的原料,接著再用這些原料製成全新新衣。儘管仍有部份困難待解,但已吸引運動品牌大廠關注。(鄧凱元攝)
此外,要把舊衣再製成新衣,還有另一個挑戰。
李若華說,相較於寶特瓶有完整的回收制度,目前舊衣回收沒有完整的回收體系,區分出不同材質的衣服,若能精確地把不同材質的衣服進一步分類,「後端製成新產品後,愈有價值。」
自己做的衣服自己回收,台灣不只可以是機能紡織王國,還可以成為循環紡織的領頭羊,協助解決全球龐大的廢棄衣服的問題。(責任編輯:曹凱婷)
Source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691&utm_campaign=Daily&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