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紗就開始涼 才能持續涼感(下)

2022-08-10
去年8月SIMURGH開始製作這個企劃時,特別邀請台灣紡織界功能性纖維權威、前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系鄭國彬特聘教授說明涼感功能的原理是如何產生?

以下是訪談Q&A

proimages/2022081003.jpg

Q: 何謂涼感?

鄭國彬特聘教授(以下簡稱”鄭”):涼感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後整理加工型、第二類是將涼感粉體加入纖維內的長效型。

長效型的做法是直接把(涼感)粉體加在纖維的內部,而不會因為洗滌使涼感效果有遞減之情況;後整理加工型多半是使用後整理助劑經過含浸壓吸,讓助劑附著在纖維表面上,但是會因為洗滌與摩擦次數增加,使得功能會有逐漸減少的情況。

Q: 有些人覺得涼感衣剛穿上去會涼,但穿久就不涼;那涼感衣是有效的嗎?

鄭:在太陽下拿一盆水波在人身上,就會感覺到涼;但這盆水在太陽底下照很久,整盆水就一定會變熱;所以在這裡強調真正的涼感是吸熱慢、散熱快。

一般親水性的尼龍纖維(聚醯胺)做的,在太陽底下久了也是會變熱;或另一種是將玉石粉加入纖維裡面,但玉石本身是會吸熱的材質,並不具備吸熱慢散熱快的功效。

Q: 何謂涼感測試方法?

鄭: 根據CNS15687規範的測試標準來看的話,冷熱板間的溫度差是ΔT10℃;而日本的測試方法是ΔT20℃,不同冷熱板的溫差所量測出的Qmax值(瞬間涼感)會不一樣;如果在國內市場,一般測試方法是ΔT10℃和ΔT20℃所測試出來的數據相差大約1.9倍(例如SIMURGH高領涼感內搭衣在ΔT10℃得到的Qmax測試數據是0.245,而ΔT20℃則是0.459。)

一般來說梭織物密度都比針織來得高,因此一般來說梭織物的涼感會比針織物要好。因此在CNS15687測試標準要求梭織物Qmax>0.180W/cm²以上;針織物要求Qmax> 0.130W/cm²以上,才能夠被稱為是涼感織物。
proimages/2022081002.jpg

(Y編: 在此次採訪後的時間裡,小編委託鄭教授做了一些涼感測試數據,相關數據結果會陸續加註於商品頁的介紹內容。)

後記:

鄭教授擁有全台灣最完整的涼感實驗數據庫之一,其中依照CNS15687規範所測得的衣著用針織物QMAX ΔT10℃不曾達到0.3 W/cm²以上;或許0.3 W/cm²將會是未來涼感科技未來需要去突破的一個門檻。
source:https://www.simurgh.cc/Article/Detail/70894